文丨蔣青云(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市場營銷學系教授)
短劇,爆了。2023年,微短劇領域吸引了國內各大視頻平臺、影視公司爭相布局,這把火持續燒到了2024年。與此同時,海外也同步掀起了短劇熱。在北美市場,《我的億萬富翁丈夫的雙重生活》風頭無倆,發行該劇的Reel Short 下載量一度超過了TikTok。而和TikTok一樣,Reel Short的背后操盤手也是一家中國公司。
中國短劇,不僅踩中了“爽點”,也踩上了風口。
短劇“出海”能走多遠?如何讓“短劇”成為長紅產業?
流量密碼:低成本、“短快爽”
中國企業“出海”,以往主要依靠實體商品,而現在,娛樂產品成為了新增長點。
年前,北美媒體報道了中國短劇在海外風靡的現象,而在國內,短劇市場已經從去年火到了今年。
如果分析短劇受歡迎的原因,其實并不復雜。短劇的特點首先在“短”,每集?一、二?分鐘,通常有?七八?十集,加起來約等于一部電影的長度。
但和一次就要花費2小時看電影不同,短劇滿足了人們利用碎片時間消遣娛樂的習慣,本質上就是呼應了大眾化快餐文化的消費需求。
從社會學角度來說,快餐文化是社會演進的一個特有的現象。過去,日本有典型的“漫畫一代”,而在當下中國,“短視頻一代”正在成為年輕人的主流。從文字(.txt)、圖畫(.jpeg)到視頻(.mov),對人來說需要消耗的認知能力逐漸遞減,某種程度上也呼應了“躺平文化”的盛行。
在全球營銷方面,中國產品一直有所謂“超低成本”的競爭優勢,反映在娛樂產品上也是同樣道理。例如橫店這樣的影視基地,具有很強大的娛樂產品生產能力,加上目前短劇出品政策比較寬松,所以通過互聯網渠道出口短劇產品,就和拼多多(Temu)在國外火爆是同樣的道理,只不過短劇是以低成本方式去制造娛樂產品。
在短劇之前,中國的網絡小說,特別是“爽文”就已經在海外引發熱潮,這也為很多短劇提供了劇本來源。由于文字產品對翻譯、理解的要求更高,需要消耗更多認知能力,短劇因為更容易被接受,成為爆款的潛力也就更加巨大。
短劇跨國營銷的“四種模式”
從市場營銷視角分析,中國娛樂產品在全球的發展,可以先后采用四種不同模式。
第一種模式是直接出口。傳統市場營銷理論一般指有形產品本身的直接出口。就像可口可樂出口到中國,產品不變、品牌的表現方式也不變。如果拿短劇出口來類比,就是短劇本身內容和國內一樣,僅僅是將中文翻譯成外語后輸出。這實際上就是中國短劇出海的第一步。
互聯網時代,相對于傳統出口主要依托的代理商模式,產品出海變成了依托互聯網平臺。今天有形產品和娛樂產品都可以借助互聯網平臺直接出口。例如通過APP、社交媒體的流量吸引購買者,通過國際物流系統將產品配送到海外購買者手中。其中,尤其是跨境電商的小額包裹十分高效。例如服裝鞋帽、數碼配件等,因為海關手續比較簡便,成本很低,物流效率又比較高,是當下中國企業出海的主要業務模式。
第二種模式稱為國際營銷模式,即產品本身雖然依舊保持不變,但產品的表現方式一般會根據當地需求進行改變。例如通過改變廣告、改變產品包裝的方式,將產品嵌入到當地文化和市場環境里。在這個過程中,就會更多考慮當地人的需求偏好。以短劇來說,這種模式一般采用中國人編寫劇本(內容基本上源于網絡文學),邀請外國演員表演的模式。目前,在海外爆火的短劇一般是這個路子。
第三種模式一般稱為當地化營銷模式,產品表現方式不變,但產品本身會發生變化。在餐飲業,肯德基來中國賣皮蛋瘦肉粥、麥當勞在中國賣油條豆漿都是很典型的案例。產品本身是為了滿足當地人喜好,但經營方式仍然是快餐。在短劇出海過程中,這種模式下短劇可能是由中國人表演外國人的故事。因為中國編劇也許很難完全理解當地文化,而外國人想看中國短劇,又偏愛本土題材,所以本地化營銷就需要滿足這個層面上的娛樂需求,實現占據市場的目的。
最后一種,稱為跨國營銷模式。中國短劇將蛻變為由中國公司投資拍攝,編劇和演員則全部由外國人擔當的新模式,由外國人演繹外國人的故事,只不過是中國公司來經營投資這樣的娛樂產品,這也是中國短劇出海的未來。
如果我們把各個國家的市場劃為細分市場,那么在每個細分市場,都需要為當地開發產品,再用當地人喜歡的方式去呈現。從資源協同的角度來看,跨國公司經營在全球整合并配置資源,既具有規模效應,又能滿足全球各地的當地化需求。
新思路?短劇變成“長廣告”
從長遠看,短劇行業發展需要建立起健全的成長機制。從創新模式看,未來短劇也可以成為品牌營銷的重要手段。
最近,有一些國產美妝品牌已經在試水投拍短劇,在劇中植入產品或進行品牌理念輸出。原本一則廣告的時長在數十秒左右,而一集短劇的時長相當于一口氣放好幾個廣告。而因為短劇有精彩跌宕的劇情,產品植入會顯得更加自然,對受眾也更容易留下潛移默化的印象。
某種程度上,這些企業投拍的短劇甚至可以看作一種“長篇廣告”,而他們不僅可以從制作發行短劇本身獲取收益,還能同時實現“潤物細無聲”的營銷目的。我認為,這也是短劇行業保持穩定繁榮發展的一種可行方向,尤其對貼近生活的新消費領域來說,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另外,對中小企業來說,考慮到目前短劇的制作水平大多不夠精良,短劇業務在短期內最適合被定位在娛樂產品,實際上這種“大眾化”制作氛圍也是受到歡迎的重要原因。
如果想要讓短劇成為經典文化產品,想要呼應全球共同的普適性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那么必然對短劇的制作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考慮到投入產出比,這有待于短劇行業深耕成熟以后,才有機會。
過去40多年里,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大循環里得到了長足發展,是我國企業國際營銷的黃金時期,我國許多企業在國際分工里占據了較為重要的位置。今天,外部環境已經發生變化,“逆全球化”有抬頭之勢,中國需要重新建立新的“朋友圈”,從而在全球社會經濟發展中保持有利的位置。
從文化交流角度,短劇作品本身需要一分為二看待。一部分短劇例如“霸道總裁”系列,也就是以“灰姑娘主題”為核心的作品,本身就是世界各國文化語境里都會出現的經典故事情節,人們希望通過虛擬世界來滿足現實里無法滿足的精神需求,這類虛構作品更容易在不同國家市場上得到普遍認可。
但我們也不能否認,有一些短劇題材所宣揚的價值觀有違公序良俗,例如暴力、復仇和權力崇拜等,如果超出了可接受的范圍,有違倫理價值觀念,或者與現代文明走向相背離,這類作品不僅不適合“出海”,在國內市場也需要一定的監督管理。“爽感”很重要,但我們仍然要遵循道德準則、社會規范和法律法規。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號“復旦管院”。界面新聞獲授權轉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