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娛樂資本論 云中鶴
3月27日,歡喜傳媒公布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
2023年,公司實現營收13.33億港元,同比暴增97倍;凈利潤在連虧3年后止血,盈利1.59億港元。
其中最大的功臣,無疑是爆款電影《滿江紅》。該片總票房高達45.44億元,給歡喜傳媒帶來的收益高達12億元,可謂賺得盆滿缽滿。
沒想到,剛剛嘗到《滿江紅》大賺的甜頭,歡喜傳媒又不得不吞下《紅毯先生》票房失利的苦果。
經歷撤檔風波,重映后《紅毯先生》累計票房只有9400多萬元,而該片的總投資高達2.61億元,預計單片虧損可能超過2億元。
前一部電影大賺,后一部馬上就大虧,其間跌宕起伏,猶如過山車一般驚險刺激,可見電影行業投資的風險和不確定性極大。
至于歡喜傳媒,還有讓人感到困惑和不解之處。
盡管公司坐擁張藝謀、陳可辛、徐崢、寧浩等多個知名導演,也有《我不是藥神》《瘋狂的外星人》《滿江紅》等爆款輪番貢獻收入,但歡喜傳媒成立9年來卻經常陷入虧損,盈虧相抵后累計虧損已超23億港元。
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滿江紅》刺激營收大漲97倍,歡喜傳媒將再次與張藝謀合作
沉寂3年后,歡喜傳媒在2023年上演了王者歸來的一幕。
2023年春節檔,由歡喜傳媒投資及主控出品的電影《滿江紅》,拔得頭籌。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滿江紅》的總票房為45.44億元,位列中國電影史票房榜第6位。
電影《滿江紅》的故事梗概為:南宋紹興年間,岳飛死后,宰相秦檜率兵與金國會談,不料金國使者死在宰相駐地,所攜密信也不翼而飛。因機緣巧合,一個小兵與親兵營副統領被裹挾進這巨大陰謀之中,秦檜命兩人尋找兇手和真相。
作為推理片,《滿江紅》被影評人質疑邏輯上的漏洞和硬傷不少,加上劇情跟電視劇《龍門鏢局》中關于拍攝岳飛電影的構思類似,又卷入涉嫌抄襲的爭議,并沖上熱搜第一。
但是,這些都不妨礙《滿江紅》的票房數字一路高奏凱歌。
因為《滿江紅》采用了“流量明星+大導演”的模式,即沈騰、易烊千璽、張譯、雷佳音、岳云鵬等眾星云集的演員陣容,加上張藝謀導演的金字招牌,成為高票房的重要保障。
演員方面,沈騰主演的電影總票房超過320億,包括《夏洛特煩惱》《西虹市首富》《瘋狂的外星人》《獨行月球》等爆款;易烊千璽主演的電影總票房超過189億元,包括中國電影史票房排名第一的《長津湖》,以及《少年的你》《送你一朵小紅花》等。
導演方面,張藝謀執導的商業片《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金陵十三釵》,2次刷新中國電影票房紀錄,4次奪得年度華語片票房冠軍。
早在6年前,歡喜傳媒就與張藝謀簽訂合約,通過向張藝謀配發1.5億股新股(市值約3億港元),并支付1億元的運營費用,取得對張藝謀執導的3部網絡系列影視劇的獨家投資權(其中一部可替換為電影項目)。
由此,張藝謀成為繼王家衛、陳可辛等導演后,歡喜傳媒的第七位明星股東,其控制的唯臻公司持有歡喜傳媒5.14%股份。同時,張藝謀進入歡喜傳媒的藝術指導委員會,就創意制作及影視項目向公司提供咨詢及意見。
簽約以后,張藝謀已為歡喜傳媒拍攝了《一秒鐘》《滿江紅》2部電影,前者為劇情片,票房1.31億元;后者為商業片,票房45.44億元。
正是由于電影《滿江紅》票房大賣,歡喜傳媒一掃疫情陰霾,擺脫了連續3年虧損的困境,于2023年實現扭虧為盈。
《滿江紅》大獲成功后,嘗到甜頭的歡喜傳媒,已經把目光瞄準了張藝謀的下一部作品。公司在2023年業績公告中透露,“計劃與張藝謀導演再次合作,開拍另一出兼具藝術價值與商業價值的作品”。
《紅毯先生》重映后累計票房僅9400萬,歡喜傳媒2.6億投資血本無歸
與《滿江紅》大賺形成強烈反差,歡喜傳媒重金打造的另一部電影《紅毯先生》,面臨血虧的尷尬。
《紅毯先生》由寧浩導演、劉德華領銜主演,講述了香港天王巨星劉偉馳為贏得影帝,與導演林浩合作拍攝農村題材影片,由此引發了一系列令人哭笑不得的荒誕鬧劇,展現娛樂圈的眾生百態。
作為歡喜傳媒3大實際控制人之一(董平、寧浩、徐崢3人合計持股40%),寧浩早在2006年拍攝電影《瘋狂的石頭》時,就與劉德華相識。當時寧浩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新人導演,而劉德華則是大明星+電影投資人。
值得一提的是,《瘋狂的石頭》曾以300多萬的投資,收獲2000多萬票房,成為當時中國內地電影市場的一匹黑馬。這部電影還捧紅了演員黃渤、徐崢以及導演寧浩等,他們后來都成了歡喜傳媒的股東或簽約導演。
而《紅毯先生》是導演寧浩和劉德華時隔17年再度合作的作品,也是繼2019年的《瘋狂的外星人》后,寧浩再次進軍春節檔的電影。
因此,無論是47歲的導演寧浩,還是63歲的主演劉德華,都積極參與《紅毯先生》的各種宣傳造勢。
線下方面,從大年初三(2月12日)開始,寧浩穿著印有“紅毯先生”四字的衛衣,攜手劉德華奔走于深圳、杭州、成都、鄭州、上海等各大城市路演;線上,兩人又去了董宇輝、周鴻祎、樊登直播間宣傳新片、賣電影票。
沒想到,《紅毯先生》在2024年這個創下歷史記錄的春節檔,遭遇了票房滑鐵盧,隨后又宣布撤檔。
2月16日晚,《紅毯先生》出品方上海歡十喜文化通過微博發布聲明稱,“經過團隊慎重考慮,決定退出春節檔,重新選擇檔期與觀眾見面”。據燈塔數據,該片上映8天累計票房僅8230萬元。
加上電影《我們一起搖太陽》及動畫電影《八戒之天蓬下界》《黃貔:天降財神貓》,整個春節檔上映的8部電影中居然有一半宣布撤檔,因此引發輿論關注和熱議。
關于《紅毯先生》票房失利的原因,各方說法不一。從影院排片、檔期選擇、宣傳重點,到電影本身的瑕疵,莫衷一是。
尷尬的是,3月15日重映后,《紅毯先生》的票房表現依然沒有起色。截至4月2日,上映19天的總票房9417萬,考慮到投資成本巨大,該片已無收回投資的可能。
據歡喜傳媒2022年初公告,電影《紅毯先生》(原名《全民明星》)僅攝制經費總額就達到2.61億元,其中主角片酬約6070萬元,導演費約2460萬元。
按照行業規律,電影票房收入要達到投資成本的3倍以上,才有收回成本的可能。也就是說,《紅毯先生》的總票房至少要到7.8億元,歡喜傳媒才能實現盈利。
而目前《紅毯先生》的總票房只有9400多萬,預估虧損超過2億元。如果再考慮票房分賬、宣發費等情況,虧損幅度將更大。
綁定知名導演+爆款頻出,但歡喜傳媒成立9年累計虧損超23億
《滿江紅》和《紅毯先生》票房的兩極分化,折射出電影行業的波動起伏極大,高風險、高收益的特征。
為了規避風險,歡喜傳媒獨創了導演合伙人制度,在3大實際控制人(董平、寧浩、徐崢)之外,綁定了一批知名導演。
其中,陳可辛、王家衛、張藝謀、顧長衛及張一白5位導演,均持有公司股份;而黃渤、賈樟柯、文雋、王小帥、陳大明,均為公司簽約導演。
在多個知名導演的加持下,近年來歡喜傳媒推出了多部爆款電影,以電影界黑馬的姿態崛起。
統計數據顯示,歡喜傳媒參與出品電影的總票房已達到221億元,其中《滿江紅》《瘋狂的外星人》《我不是藥神》《港囧》4部電影,單片票房均超過10億元。
然而,爆款頻出的同時,歡喜傳媒卻總在虧損的泥潭中掙扎。
財報顯示,自2015年成立到2023年,歡喜傳媒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9279.6萬港元,-12.54億港元,-9515.9萬港元,-4.45億港元,1.05億港元,-2.36億港元,-2.36億港元,-2.22億港元,1.59億港元。
也就是說,在成立的9年時間里,歡喜傳媒共有7年是虧損的,只有2年(2019年和2023年)是盈利的,而且盈虧相抵后,累計虧損超過23億港元。
為什么會這樣?我們認為,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3個。
首先,歡喜傳媒用大量的股份來綁定導演,而支付股份的相關費用會計入財報,導致業績不佳。
比如,2016年引進王家衛、陳可辛、顧長衛及張一白4位新股東導演,歡喜傳媒是以配股的方式進行的,因此產生以股份為基礎付款的非現金開支11.2億港元,導致當年歸母凈利潤巨虧12.54億港元。
AI作圖 by娛樂資本論
2018年,歡喜傳媒又簽下張藝謀導演,向唯臻公司(對張藝謀執導的影視作品有獨家投資權)配發1.5億股股份。因此,歡喜傳媒確認以股份為基礎付款的非現金開支2.7億港元,導致當年歸母凈利潤虧損4.45億港元。
如果除去支付給上述5位導演的股權費,歡喜傳媒自2015年以來的總虧損,將下降至9億港元左右。
其次,受疫情的影響。2020—2022年,歡喜傳媒連虧3年。
“由于多個城市執行管控,經濟活動深受沖擊,加上受影響的影院采取階段性關閉和限制上座率措施,觀影氣氛低迷,上映國產影片數量創近年新低,票房收入受挫。電影供應方面,制作公司因控制疫情的隔離措施,而需要承擔額外制作時間及制作成本。”歡喜傳媒在年報中這樣描述疫情對公司的影響。
根據2023年業績公告,目前歡喜傳媒正在拍攝中的電影有2部,包括陳可辛執導、章子怡及雷佳音主演的《醬園弄》,由陳佩斯編劇及執導的《戲臺》。
已完成制作的電影有多部,包括陳可辛執導,胡歌、Vincent Cassel及郝蕾主演的《獨自 上場》;顧長衛執導,葛優及王俊凱主演的《刺猬》;陳大明執導,張涵予主演的《以父親之名》(前稱《無所畏懼》);張國立執導及編劇,周冬雨主演的《朝云暮雨》;李陽執導,張若昀及鐘楚曦主演的《從21世紀安全撤離》及王小帥監制的《上山》等。
最后一個原因,可能與歡喜傳媒積極發展在線視頻平臺“歡喜首映”有關。
根據2023年中報,歡喜傳媒一直在甄選海內外優質影視內容,并放在“歡喜首映”獨播。
比如,釜山電影節Flash Forward單元最佳影片得主《心的方向》(Tigers),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提名影片《國王之夜》(Night of the Kings),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提名影片《小媽媽》(Petite Maman),首部獲康城電影節影評人周單元大獎殊榮的埃及電影《羽毛》(Feathers),以及入圍第7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遇見單元的《阿索爾》(Azor)等。
從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3大視頻平臺連續多年虧損的經歷來看,歡喜首映投入的內容成本及推廣費用肯定不低,對歡喜傳媒業績的負面影響也將是長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