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李如嘉
界面新聞編輯 | 文姝琪
3月19日,英偉達發布人形機器人通用基礎模型Project GR00T,旨在進一步推動其在機器人和具身智能方面的突破。
GR00T驅動的機器人將能夠理解自然語言,并通過觀察人類行為來模仿動作。其能快速學習協調各種技能,具備更好的靈活性,以適應現實世界并與之互動。
“開發通用人形機器人基礎模型是當今AI領域中最令人興奮的課題之一。世界各地的機器人技術領導者正在匯集各種賦能技術,致力于在人工通用機器人領域實現突破。”英偉達創始人兼CEO黃仁勛說。
在他的GTC大會主題演講中,通過視頻展示了數臺這樣的機器人是如何完成各種任務的。
其中包括醫療和物流搬運、分揀用的機械臂,也包括可以做打果汁等家務的人形家用機器人,還有的機器人可以模仿人類打架子鼓,也可以從視頻中學習人類的舞蹈動作并進行模擬。基于大語言模型,有的人形機器人還可以理解人類的口頭指令,并做出回應。
展示視頻之后,黃仁勛和身后由英偉達芯片和服務驅動、訓練的一列機器人一同向觀眾致意,畫面充滿了科幻感。
英偉達還發布了一款基于NVIDIA Thor系統級芯片(SoC)的新型人形機器人計算機Jetson Thor,并對NVIDIA Isaac機器人平臺進行了重大升級,包括生成式AI基礎模型和仿真工具,以及AI工作流基礎設施。
該SoC包括一個帶有transformer engine的下一代GPU,其采用NVIDIA Blackwell架構,可提供每秒800萬億次8位浮點運算AI性能,以運行GR00T等多模態生成式AI模型。憑借集成的功能安全處理器、高性能CPU集群和100GB以太網帶寬,大大簡化了設計和集成工作。
訓練具身智能模型需要海量的真實數據和合成數據。新的Isaac Lab是一個GPU加速、性能優化的輕量級應用,基于Isaac Sim而構建,專門用于運行數千個用于機器人學習的并行仿真。
許多機器人正是在Isaac Lab中進行大量訓練,學習了如何完成任務。迪士尼生產的使用相關英偉達芯片的,名為Orange和Green的小型機器人也來到現場,黃仁勛介紹,它們正是在Isaac平臺里學會了走路。
英偉達正在為人形機器人公司開發一個綜合的AI平臺,如1X Technologies、Agility Robotics、Apptronik、波士頓動力公司等等。
“下一代機器人很有可能是人形機器人,因為我們有更多的模仿訓練數據可以提供給和我們構造相似的機器人們。人形機器人可以更有效率地部署在人類設計的工作站、制造和物流環節中。”黃仁勛說。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和勞動力成本的持續上升,人形機器人行業正迎來發展機遇。GGII(高工產業研究院)報告顯示,到2026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超過20億美元。
而機器人在這個時間點爆發,生成式AI是背后的最大推手。英偉達機器人和邊緣計算副總裁Deepu Talla在今年的CES上表示,有了大語言模型(LLM),機器人能夠更自然地理解和響應人類指令;有了生成式AI,機器人能夠實現前所未有的感知和適應能力。高盛此前也表示,人形機器人將成為智能駕駛電動車后的又一AI落地場景。
“AI和機器人硬件的結合確實是一個極具想象空間的事情,這是2023年為數不多的投資風口之一。”祥峰投資管理合伙人夏志進對界面新聞表示。
去年12月,特斯拉發布了Optimus機器人第二代,馬斯克表示部分Optimus很有可能在明年交付。緊接著今年1月,廚藝極佳的斯坦福機器人Mobile ALOHA火遍全網。3月,Figure發布OpenAI大模型加持的機器人Figure 01演示視頻再度刷屏,其能夠與人類進行流暢對話,并分析執行口頭指令。
英偉達也跟著這波浪潮,在2月宣布成立通用智能體研究實驗室(GEAR),旨在虛擬和現實世界中構建具身智能體基礎模型,專注于多模態基礎模型、通用型機器人研究、虛擬世界中的基礎智能體、模擬和仿真數據這四個領域。
在今年的GTC上,Agility Robotics、波士頓動力公司、迪士尼和Google DeepMind等公司將在現場展出25款機器人及相關產品,包括人形機器人、機械臂、機器人視覺系統和高精度3D掃描系統等。
同時,有多場會議與機器人有關,涵蓋機器人操縱、導航、感知、計算、仿真/合成數據生成等多方面內容。
有業內聲音認為,2024年或將成為人形機器人量產的元年。大模型的井噴也的確讓人形機器人有了更多新機會,但前提是技術瓶頸、高昂成本等老問題不再成為新難題。
逐際動力創始人張巍對界面新聞表示,現在大部分機器人只達到了“平地走兩步”的狀態,讓它去順利地幫我們拿東西仍然很難。
在英偉達媒體溝通會上,Deepu Tella提到,目前還是人形機器人發展的初期階段,第一批使用的案例主要會集中在勞動力短缺的制造業,但隨著一些通用問題的解決,人形機器人將更多地應用于服務業、醫院甚至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