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鋅財經 路世明
編輯|大風
最近,關于電池價格暴跌的話題引起了廣泛討論。事情的起因來自前段時間的一則新聞,有媒體報道,電池龍頭寧德時代目前正在梳理產線資源,提出降低動力電池的價格。
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組件之一,電池成本一直是車企最大的開銷,它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家新能源車企的經營利潤。
早幾年,因為上游材料價格高昂,層層加價下來,導致終端車企成本壓力高漲、叫苦不迭。但去年以來,隨著資本虛火逐漸熄滅,電池原材料價格開始大幅下跌,車企的利潤空間有所增強,為“價格戰”提供了不小支撐。
如今,隨著電池成本再下一層,電車市場或將迎來一次更加洶涌的降價潮,車企們之間的爭斗也將變得更加刺激。行業淘汰賽再次加速,這對于消費者來說無疑是一件利好。
電池成本過山車
從媒體報道來看,進入2024年之后,寧德時代便不斷向車企推廣173Ah的VDA規格磷酸鐵鋰電芯,標配2.2C倍率快充,走大單品路線。
對于這款產品,行業內人士表示:“24年中旬有幾家車企都會切換到這款產品,電芯價格相當低,加量不加價,目標就是10萬-20萬元的純電市場。”
據了解,寧德時代推出的這款產品,電芯價格不會超過0.4元/Wh,而整個動力電池行業則正計劃把電池價格推進0.3元/Wh。
0.3元/Wh是什么樣的概念呢?換個層面來講,也就是一度電的成本差不多300元,那么100度的成本也就大約3萬元。如果再把散熱、護板等附件算上,100度電池包的成本基本會在4萬元以內。
作為對比,僅僅一年之前,磷酸鐵鋰的價格還維持在大約0.9元/Wh,100度的電池包大約要9萬元。
要知道,眼下100度的電池包續航大約在500-700公里之間,而擁有這樣續航表現的純電車型,目前售價普遍在20萬元以上。如果按照此前電池占整車40%成本來算,接下來500-700公里的車型成本將來到10萬左右。
一直以來,影響電池價格的主要因素有兩個,一是技術創新,二是原材料成本。關于前者,電池技術已經多年來沒有實質性的突破了,按下不表。那么答案顯而易見,電池價格暴跌的根本原因是其原材料成本的大幅下降。
電動車的核心是動力電池,動力電池的核心是鋰元素。
前幾年新能源汽車產業進入爆發階段,鋰電池市場迅速增長,碳酸鋰的需求量大幅增加,資本們從產業源頭開始炒起,致使鋰價不斷飆升,短期內價格大幅上漲。
進入2023年后,由于市場供應過剩、市場增速放緩,鋰價轉頭進入暴跌階段。
根據國內專業機構上海有色網和鑫欏鋰電的數據,2023年最后一個交易日,國內電池級碳酸鋰現貨中間價已跌至10.1萬元/噸,最低報價跌破10萬元/噸。與2022年最后一個交易日52.25萬元/噸的價格相比,2023年全年電池級碳酸鋰價格跌幅達80.67%。
鋰價的下跌導致鋰電池成本下降,這對于寧德時代等電池制造商來說是一個好消息,對下游的車企們來說,更是一個巨大利好。
割裂的汽車售價
鋰價高企的2022年,高昂的電池成本讓車企們叫苦連連。
在2022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就曾公開表示:“目前除特斯拉之外的新能源整車廠都是虧損的,動力電池成本已占據整車成本的40%-60%,而且還在不斷增加,那我現在不是在給寧德時代打工嗎?”
隨著2023年碳酸鋰價格大幅下降,車企們不再高喊壓力大。并且,車企們擁有了一定的操作空間,比如在價格戰中能夠通過大幅下調價格來保持市場競爭力。
但是,讓人感到“割裂”的地方正在于此。
過去一年里,有不少車企卷入了價格戰,電車價格也的確出現了明顯下滑。
以特斯拉來說,2023年不斷下調主力車型售價,最高降幅足有6萬元。包括比亞迪旗下的漢EV,605KM尊貴型在2023年年初落地大約需要24萬,但到了2023年年底,落地大致在21萬左右。除了以上兩家,新勢力陣營產品下降幅度更加夸張。
不過在降價的同時,車企們也在不斷推高價格,比如說理想旗的MEGA、蔚來的ET9......售價五十萬元以上的電車,正變得越來越多。
能夠深切感受到,不同于電池成本高昂時期,彼時車企們還能把高售價的理由歸咎到產業上游,現如今車企們失去了這個說辭,但似乎并不妨礙他們堆高產品價格,眼下車企們的溢價方向是所謂的“智能化”。
目前,車機系統、自動駕駛,這些成為了車企溢價的核心要素。的確,隨著智能化技術的發展,智能化將成為整車制造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問題在于,目前市面上車企幾乎都在宣傳自家的智能化技術有多么領先,但在消費者實際應用中,卻并沒有表現出足夠驚艷的一面。這其中,有的“智能化”涉嫌虛假宣傳,有的“智能化”或許有一定技術含量,但并未戳中消費者的痛點。
讓消費者用大代價去為一個虛無縹緲、不實用也不適用的“噱頭”買單,這種“生意經”只會給車企帶來負面的結果。
市場需要低價車
與其一味地用“智能化”推高售價、爭取更高毛利,倒不如布局一條新的產品線,占據需求旺盛的低端純電市場,增加市場份額。
目前,10萬以下純電車領域,主要以微型車為主,譬如五菱宏光miniEV,以及五菱繽果等短續航車型,從銷量來看,這些車型的銷量看似亮眼,但相比日產軒逸、大眾朗逸這些10萬左右的燃油車銷量,還有很大差距。
原因并不復雜,10萬內純電車的性能存在明顯短板,大部分車輛的續航里程只有兩三百公里,在最高時速方面大約在100公里/小時左右。反觀10萬元以下的油車,可以輕易做到500km續航、極速150以上。正因如此,消費者一直對于10萬內純電車車型會產生猶豫和抵觸情緒,從而無奈選擇同價位燃油車。
這些事實也在說明,消費者對于10萬以內產品需求很旺盛,10萬內性價比高的純電車型太少。
之前,因為10萬內純電車型成本高、利潤低,非常考驗車廠的成本控制能力,所以大部分車廠都不愿生產10萬元以下純電車。可如今電池成本大幅下降,面對需求旺盛的低端市場,車企有充分理由把10萬內純電車市場納入產品線,開發新產品,讓更多的消費者能夠購買得起電動汽車。
鋅財經認為,這樣的路徑或許更為適合處境堪憂的新勢力車企。
通過成熟的供應鏈,打造一款性價比較高的A級純電車,這對于新勢力車企們來說并不難。如果能以這樣的價格、產品力為依仗,在巨大的市場需求下,相信會很快受到消費者的認可。
當然,薄利多銷的生意模式或許會給消費者留下低端的品牌形象,對未來沖擊高端市場產生不利,但在眼下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新勢力車企能夠“活下去”,顯然比著眼未來重要多了。
2023是新能源汽車開啟淘汰賽的一年,威馬不幸成為了首位下場的玩家。
轉眼來到2024,隨著電池成本的大幅下降以及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的放緩,整個行業只會變得愈發內卷,諸如高合等危在旦夕的車企,再不出一些奇招,或許很難繼續留在牌桌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