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黃景源
界面新聞編輯 | 彭朋
1月25日上午,上海市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賈宇向大會報告工作。
報告顯示,2023年,上海法院全年共受理各類案件97.1萬件,同比上升25.2%。審結各類案件95.4萬件,同比上升23.1%,審判質效核心指標位于全國法院前列。
其中,反映當事人司法裁判認可度的服判息訴率93.3%,位居全國第一;反映案件審判質量的裁判被改判發回重審率1.2%,保持低位優勢,位居全國第一;入選最高人民法院指導性案例、公報案例、人民法院案例庫和全國法院優秀案例428件,位居全國第一。
上海法院在全國率先研發涉眾型刑事案款核驗發放平臺和債務自助履行平臺,受害人可通過平臺申報債權、一鍵獲賠,最大限度實現追贓挽損。目前69.3萬名受害人在線申報,平臺發放案款116億元。
聚焦“五個中心”建設
服務保障國際經濟中心建設,上海法院審結一審商事案件10.8萬件,同比上升27.7%。接續第6年制定實施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專項行動方案,落實“提升商事審判質效”等28項改革舉措,一審商事案件審理期限縮短10.8%,進一步降低市場主體訴訟時間成本。
辦結破產、重整案件2948件,平均審理天數縮短32天,化解債務3400億余元,讓僵尸企業快速出清、危困企業脫困重生。
服務保障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上海法院審結一審金融案件18.1萬件,總標的額1726億元。審結全國首例涉科創板證券集體訴訟案,促成上市公司與7000余名中小投資者達成和解,投資者獲2.8億元全額賠償,有力保護了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有效防范金融風險。
創設金融市場案例測試機制,上海金融法院就前沿法律問題可能引發的金融糾紛進行測試審理,為金融市場提供明確的規則指引。
服務保障國際貿易中心建設,上海法院審結一審涉外商事貿易案件4507件,同比上升18.5%。支持浦東新區立法先行先試,依法審結涉臨港新片區國際貿易、跨境投資等案件2877件;主動對接國際貿易自由化、便利化司法需求,全面打造“調解、仲裁、訴訟”相銜接的國際商事糾紛一站式解紛平臺。
服務保障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上海法院審結一審海事海商案件1990件,同比上升9.3%。強化涉外海事海商領域反制裁、反干涉、反長臂管轄的司法應對能力,推廣“境外訴訟主體概括性授權委托”機制,上海海事司法公正、高效的優勢進一步顯現。
服務保障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上海法院審結一審知識產權案件5.7萬件,同比上升38.6%。加強關鍵核心技術司法保護,依法審結涉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戰略新興產業案件5318件,有力促進“卡脖子”技術攻關突破、“硬核”科技創新發展。
加強對惡意侵權的懲治力度,依法判決侵權人賠償損失總額8.2億元,其中懲罰性賠償5000萬元,同比上升45.2%。
率先開展數字法院建設
報告顯示,在以往信息化建設和智慧法院建設的基礎上,上海法院對全市300多萬份裁判文書和電子卷宗進行數據化解構,形成7.8億個直接可用的數據點,為數字法院建設提供強大的數據支撐。
主動對接上海市大數據中心,取得全市企業注銷、職工參保、車輛信息等140余類數據,實現了外部數據的共享共用。
圍繞當事人反映較為集中的“類案不同判”問題,針對醉酒駕駛刑罰不一、交通事故案件超額判賠等84種適法不統一情形,建立統一裁判規則模型并嵌入辦案系統。自動推送預警信息9000余條,有效促進適法統一。
深入分析司法數據背后存在的社會治理問題,共生成新能源產業發展、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等大數據分析報告16份;將案件中發現的涉訴主體偷逃稅、違規醫保報銷、用人單位未足額繳納社保等65項司法公共數據,同步推送相關部門和機構,助力社會治理精準化。
加大對關鍵領域的司法供給力度
賈宇說,2024年,上海法院將加大對金融市場國際化、數字經濟、高端航運服務業等關鍵領域的司法供給力度,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為提升上海城市能級與核心競爭力提供司法助力。
為浦東新區綜合改革試點、臨港新片區壓力測試、制度型開放提供更高品質的司法服務保障,通過標桿性案例確立規則,努力打造國際商事、知識產權、金融海事爭端解決優選地,增強對國內外高端資源的法治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