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娛樂資本論 衛解
1月初,kpop粉絲小直在商場里偶遇了正在辦簽售的愛豆團體。
她拍下了幾張照片發給朋友,伴隨著對方“內娛已經發展到這樣了嗎”的感慨,開始在網絡上飛速攝取這個“不明團體”的信息,并迅速成為了粉絲。
這個團體,其實就是選秀《亞洲超星團》的幾位練習生。
《亞洲超星團》偶遇repo
2023年年底,選秀再次煥發生機,只不過不在內地。優酷和TVB合作的《亞洲超星團》在翡翠臺播出,騰訊視頻也迎來了“創四”——預計將于2024年2月播出的《CHUANG ASIA》。
在《Netfliex》一文中,娛樂資本論就曾剖析過將選秀作為出海切口的可行性,市場已經對內地團隊的制作水平給予了高度的認可,從業者也告訴娛樂資本論,“這幾次項目,內地更像是在指導部分海外地區的選秀制作”。
那么選秀出海,能成為國內長視頻平臺出海的一步重要企劃嗎?在業內看來,有人是為了打開更大的市場,有人是為了尋找新的機遇,有人則是出口轉內銷順便觀望。
不可否認,國內選秀的受眾仍舊龐大,擁有高度的傳播力,能夠最大程度地實現社媒的聲量、討論,也是平臺打造自己長線IP的優質產品,如何平衡海內外受眾,對選秀的核心受眾的定位,以及后續的營銷和運營,同樣是至關重要的。
對于海內外的偶像經紀公司、藝人、粉絲來說,出海的選秀是一個機會,否要抓住這個機會,還需要先等等“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的反饋。
01 在中國香港和泰國搞選秀,水土服不服?
《亞洲超星團》播出之前,《全民造星》幾乎承包了香港偶像節目的所有熱度。無論是一出現就讓銅鑼灣水泄不通的“大灣區蔡徐坤”姜濤,還是《脫獨工程》《ERROR自肥企畫》等一眾節目,都讓ViuTV的“年輕化”標簽愈來愈顯著,《全民造星》也做到了第五季。
因此部分港媒對于這檔新生的選秀并不抱期望,甚至認為TVB想要憑借選秀和ViuTV對抗是無稽之談。
香港頂流姜濤
事實真的如此嗎?
相較于那幾年內地偶像、選秀百花齊放的生態,香港偶像市場幾乎被MIRROR壟斷,節目同質化嚴重,即便“秀粉年年有”,更多的卻是觀眾與日俱增的疲乏感。這時出現的TVB,用《亞超》19.3的首播收視,映證了香港市場對于偶像的需求和關注。
《CHUANG ASIA》選擇的泰國更是偶像文化的奶與蜜之地。在kpop的數據統計帖中,東南亞的存在感常年居高不下,泰國早已是偶像們亞洲巡演和各種音樂活動的必經之地,泰籍練習生也是大部分韓國偶像公司的儲備人才。
“它還請了王嘉爾當導師。他在泰國的影響力還挺大的,他的隊友BamBam,可以說泰國的男版Lisa。”偶像經紀小包向河豚君解釋道。
當然,只有生態是不夠的。《亞超》后期大降的收視率也說明了節目存在問題。
“內地最開始做選秀,其實是想做大眾化和破圈的。大家是把選秀當成綜藝在做,對真人秀的要求會更高。”曾制作過大熱選秀的小甜直言。
落地化的經典案例《偶像練習生》里,在第二次公演的選歌階段,就設置了兩個房間,排名較低的選手在進入“選歌專用房”之前,并不知道具體的情況,“這樣的場景就會大大增強綜藝效果。”
《亞超》走得更像是圈層路線。
目前節目中出現的競演舞臺,既缺失網絡熱曲,又幾乎沒有“披哥”同款童年金曲,還少了傳播度最高的性感風舞臺,大部分為韓國四、五、六代男團歌曲中文版,幾乎將影響力固定在了新一代kpop愛好者中。
“日韓選秀確實是更垂直粉絲、服務粉絲的。因為韓國本身的粉絲群體足夠大,才給人一種做出了全民爆款的感覺。”正如小甜所說,在《亞超》二公歌曲傳播度“飛升”的情況下,數個舞臺憑借魔性的中文填詞傳播度大增。
在圈層路線之下,人才的缺失也變得更為明顯。
盡管是在翡翠臺播出,節目中的香港人僅有六個,大部分選手都是已經有過出道經驗的在職偶像,或各個選秀節目中的“回鍋肉”。“觀眾們肯定還是偏愛本地藝人。”小甜感慨道。
在內地選秀消失之后,小公司在大浪淘沙里所剩無幾,后續人員培養鏈斷裂,綜藝很難不出現被大公司“包圓”的現象。
“喜歡季節”曾經是內地最早一批尋找偶像生機的嘗試者。
2021年,公司就曾經在韓國選秀綜藝《放學后的心動》輸出過兩名練習生。喜歡季節總裁劉思辰也告訴娛樂資本論,公司的“男生儲備不是特別多。當時有一個男孩本來在考慮去韓國參加節目,正好他那一年考上了伯克利。”和家長溝通之后,公司尊重了家長的選擇,讓這位練習生先去學校報道讀書。
《放學后心動》的中國練習生
“孩子們心態也有變化。雖然現在還是對唱跳和舞臺有熱情有憧憬,但也更現實了,也會考慮要靠什么養活自己,這也是公司需要考慮的問題。”劉思辰坦誠道。
02 長視頻平臺的一步棋?
那么可以把這些選秀都視為長視頻平臺出海的一步棋嗎?
或許并不。
從《亞洲超星團》的二次公演的選歌來看,kpop相關曲目達到了總數的一半,香港金曲僅有兩首。打開推特,節目在香港本地的討論度大多低空飛行,節目組官方賬號關注人數不足三千。
更多的熱度集中在內地市場。
線上,身為導師的程瀟、朱正廷多次登上熱搜,人氣成員的超話依舊活躍,B站也有博主實時轉播節目,為粉絲提供便利。線下,選手們在成都溫江區、赤坎華僑古鎮、北京試運營的樂華space舉行了見面會,路透、直拍陸續傳出。
回顧《亞超》的整個制作過程,其實戰線拉得格外長。
2021年春季,平臺就上傳了SM旗下Super Junior、Red velvet、aespa等偶像為節目應援的視頻,這一全明星陣容和內地選秀與SM公司合作的消息不脛走,《亞超》一時間備受矚目。
隨著選秀被叫停,節目也銷聲匿跡,因此這一次的回歸,其實更像是一場面向內地市場不得不進行的調試和創新。在眾多的方向中,選擇以TVB和香港市場作為切口,或許不算是最優選,也算是堅持了平臺與TVB的合作的方針和風格。
對《亞超》來說,如何在接下來的時間里解決用戶和播出市場的錯位,才是關鍵的問題。
《CHUANG ASIA》可以看作騰訊視頻海外版WeTV進軍泰國市場的一步棋,它并不是騰訊選秀出海的起點。
在《創造營2021》和INTO1里,其實就能夠看到平臺想要憑借選秀出海的心思。
這個在節目中出道的十一人男團,有三名日籍成員,兩名泰籍成員,在百度百科的定義是“國際男子唱演組合”。
雖然成團時間撞上了疫情,組合面向海外市場的活動并沒有終止。2022年4月,組合出道一周年線下紀念展在日本舉行。半年后,INTO 1的日本線上簽售落地。2023年4月,即將畢業的成員們,也在日本進行了見面會,和粉絲近距離接觸。
“一旦有日本的娛樂公司,或者是日本的綜藝,想要和國內進行聯動和合作,他們在網絡上一搜索,就能看到相關的消息。”小包解釋道。
“感覺追日娛的粉絲都還蠻長久的,韓團更快消品一樣,日團就像優衣庫。加上相比韓國,日本市場還沒有那么卷和飽和,這可能就是大家看中日本市場的原因吧。”
與泰國市場的接觸確實更大刀闊斧。借由2018年的《陳情令》,WeTV在泰的影響力就迎來大幅提升。耽改、CP、古風引發大規模熱潮后,騰訊趁勢舉辦了泰國見面會。之后幾年,WeTV更是加速了影視劇進泰的步伐,還會邀請泰國的博主錄制影視的reaction。
這樣的密切接觸鋪墊了《CHUANG ASIA》的熱度。在推特上,跟節目相關的泰語、英語博文也并不少見。目前釋出的主題曲錄制路透,部分學員的直拍在視頻平臺已達到百萬水平。
在小包看來,《CHUANG ASIA》節目本身或許并不是重點,“它可能也是為了和泰國市場有更大的合作的切口”。
在之前的《Netfliex》一文中,娛樂資本論曾分析過長視頻平臺綜藝出海的困境與重要性,以及選秀之于各個平臺的功能性。除此之外,如何釋放選秀帶來的后續鏈路和影響力,也是平臺不得不考慮的“加分項”。
03 走在交叉路口
選秀作為“推人屬性”最重的綜藝類別,后續出道組合的運營水平和品牌打造、平臺商業化、生成內容矩陣和衍生鏈路都有著密切的聯系。
這也是國內長視頻平臺一直被粉絲詬病的原因之一。
典型如《偶像練習生》出道的團體NINE PERCENT,成團548天合體58天,粉絲在各個盛典團體獎項努力投票,只為能讓成員合體。一年半時間里共發行兩張專輯16首歌曲,每個成員的solo曲就占9首。
除了團隊兩首主打曲,其他歌曲幾乎0宣傳,導致首張專輯里的《good things》在五年后才被發現為滄海遺珠,在短視頻平臺迅速走紅。
反觀日本選秀《PRODUCE 101 JAPAN》出道的JO1,成團夜兩個月后,就播出了首個團綜。隨后的一年,發布了兩張單曲碟,一張正規專輯,進行了線上演唱會,登上日韓打歌舞臺MCD。21年開設B站賬號,22年登上FNS歌謠祭、MAMA年末舞臺、以及被稱作“日本春晚”的紅白歌會。
或許是為了保證組合的生長期和運營水平,“produce Japan”系列放慢了步伐,每兩年推出一季節目,時隔四年才推出女生版。
目前,《亞洲超星團》節目組已經在人員輸出、線下見面會等多個方面和樂華娛樂展現了合作意向,考慮到樂華娛樂前幾日的港股風波,組合的后續運營路線和承辦方還尚不明晰。
在《CHUANG ASIA》中出道的女團,將被王嘉爾創辦的白米范工作室簽約并負責后續運營,目前尚未確定具體發展路線。就目前其主題曲路透來看,英文歌詞占比極大,面向的可能是整個泛英語語系市場。
負責運營的王嘉爾,既是目前ins粉絲數最多的中國藝人,也有著kpop男團經驗,選秀又有著kpop基因,這個“面向泰國”的女團,最終可能會從菲律賓男團SB19和《Gento》、登上B站跨年的日本女團XG中提取靈感,以韓國和tiktok為切口,打通海外和國內的市場。
“在泰國人看來,中國的娛樂環境更友好,他們更想來內地發展。國內的藝人,或許也可以通過海外選秀鍍金。”小包感慨道。
不可否認,內地的偶像市場達到了冰點。
“身邊有一些公司還是在堅持做這件事,也推出了一些男團,我們很佩服他們。這些公司可能也背負了一些責任感,在想如果他們不做的話,那這些人怎么還有出路呢?”劉思辰感慨道。
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些出海選秀的后續發展,對于國內的娛樂公司來說更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喜歡季節”就在觀察和等待。
“這些節目,對偶像經紀公司來說依然是好的機會。”
劉思辰告訴娛樂資本論,喜歡季節旗下也有成員報名參加了日本的《PRODUCE 303 JAPAN》,但沒有下文。“可能語言問題和練習生的素質不是他們的需求”。
“像創四還是很多國內的妹妹們去報名和面試。我跟節目組的朋友們也有聊過,他們其實是想把各國的孩子一起組成新的團體,在海外做出一些聲響。相比在韓國,泰國的門檻沒有那么高。”
在狹縫中生存的藝人、公司、粉絲和節目組,似乎都在期盼,出海的選秀,能夠為內娛,開啟下一個更成熟、鮮活的偶像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