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劉子象
當地時間本周四,聯合國發布了最新的《2024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該機構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增幅將從2023年的2.7%縮小至2.4%。
這比近期其他國際機構的預測較為悲觀。去年11月經合組織給出的預測增幅為2.7%,比去年縮小0.2個百分點。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則更樂觀,在去年10月給出縮小0.1個百分點至2.9%的預測。
對于做出謹慎預測的原因,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的新報告指出了種種逆風因素。比如,區域沖突升級、全球貿易繼續低迷、持續高利率、氣候災難日益增多等。另外,信貸條件長期收緊和借貸成本上升的前景對背負債務的世界經濟(尤其是較貧窮的發展中國家)也構成“強勁阻力”。
聯合國經濟分析與政策司司長穆克吉(Shantanu Mukherjee)在報告發布會上稱,雖然人們對2023年經濟衰退的擔憂已消除,但我們仍未走出危險區,短期風險和結構性脆弱因素仍在。
而對于2024年的經濟走勢,“我們并不預期會出現衰退,但是風險的主要來源在于周圍環境存在波動因素”。他舉例稱,世界局勢不穩可能會加劇通脹,再來一次供應鏈沖擊,燃料供應或分配出現問題,這些隱憂都可能促使再次加息。
總體來看,鑒于利率高企、消費者支出放緩和勞動力市場疲軟,預計幾個大型發達經濟體(尤其是美國)的增長將在2024年放緩。而許多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東亞、西亞以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短期增長前景也在惡化,主要原因在于金融狀況趨緊、財政空間萎縮以及外部需求疲軟。
而低收入和脆弱經濟體正面臨日益增加的國際收支壓力和債務可持續性風險。特別是小島嶼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前景,將受到沉重的債務負擔、高利率和日益增加的氣候相關脆弱性的限制,這些因素有可能破壞、在某些情況下甚至逆轉可持續發展目標所取得的進展。
具體來看,報告認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美國在2023年表現“非常好”,該國經濟硬著陸的可能性已“大幅下降”,但其經濟仍將面臨勞動力、住房和金融市場惡化帶來的“重大下行風險”。預計該國GDP增幅將從2023年的2.5%縮小至今年的1.4%。
由于通脹上升和利率高,歐洲仍面臨“充滿挑戰的經濟前景”。歐盟GDP增幅預計將從去年的0.5%擴大至今年的1.2%。增長推動因素在于,通脹壓力緩解、實際工資上漲和勞動力市場保持強勁,消費者支出回升。
聯合國預測東亞經濟增長將溫和放緩,增幅從去年的4.9%下降至今年的4.6%。
過去一段時間,通縮了幾十年的日本似乎正在走出經濟低迷期。聯合國最新報告認為,通脹上升可能預示該國持續了二十多年的通縮趨勢的結束。不過,這個全球第四大經濟體預計今年仍難逃增長放緩大勢,預計增幅減少0.5個百分點,至1.2%。
在發展中地區,非洲預計將保持疲弱態勢,漲幅從去年的3.3%小幅增長至今年的3.5%。不斷演變的氣候危機和極端天氣事件將損害該地區的農業和旅游業,而地緣政治不穩將繼續對幾個次區域,尤其是薩赫勒和北非產生不利影響。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寄希望于2024年將“一定是我們走出泥潭的一年”。為此,我們必須在去年取得的進展的基礎上釋放大規模、大膽的投資,推動可持續發展和氣候行動目標的實現,從而使全球經濟走上一條造福于所有人的更強勁的增長道路。
聯合國主管經濟和社會事務的副秘書長李軍華也表示,持續的高通脹進一步阻礙了全球脫貧的進展,這對最不發達國家的影響尤其嚴重, “我們絕對有必要加強全球合作和多邊貿易體系、改革發展金融、應對債務挑戰并擴大氣候融資,以幫助脆弱國家加速走上可持續和包容性增長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