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查沁君
延續多年的學分績點制,到了要變革的時刻嗎?
“為什么別人平時劃水,期末還考得比你好”、“感覺像回到高中,卷績點的同學都藏好自己,和成績有關的概不透露。”
近日,北京大學校報發布的《放棄績點——成績評定改革在“生科”》一文指出,在高強度的學業考核壓力下,無數學生為了提高一兩分而陷入不必要的內卷。
“平均成績點數”(即GPA,Grade Point Average)是目前國內外通行的人才評價標準,與研究生推免、獎學金評定、出國留學等密切相關。
某種程度上,績點可以說是學生升學、就業路上一塊必不可少的“敲門磚”。
多所高校在接收推薦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工作辦法中指出,申請條件是專業成績排名“名列前茅”;學生出國申請國外高校需要提供績點成績;畢業求職過程中,當用人單位面對各方面條件不相上下的候選人時,績點高無疑是一個加分項。
“如何在大學獲得高績點”“大一績點4.3,班級第一,我都做了哪些”……不少大學生在社交媒體平臺分享獲得高績點的方法。
以績點為導向,同時也影響著學生的選課策略,比如更傾向給分寬松的老師的課程,而非興趣導向,對績點的追求一度超越了對知識的渴望。
一篇名為《我國當代大學生內卷表征與歸因研究》的論文也提到當代大學生“績點之爭”的現狀:“他們可以不考慮個人學習志趣,活在被績點統治的世界里。”
為了改善上述困境,國內一些高校開始嘗試取消績點,實行等級制的成績評定改革。
例如,北大在生命科學學院進行績點試點改革,自2020級學生開始,該院開設的專業核心課、專業選修課、實驗和實踐類課程的成績評定推薦采用A-F的等級制,A相當于85分或以上、B相當于75-85分、C相當于65-75、D相當于60-65、F為不及格。
早在2015年,清華大學也曾改革學業評價體系,變百分制為等級制。其中獲A+的人數不超過該課程修讀總人數的5%,獲F不合格的學生比例則不設要求。
“這不僅是成績記載方式上的變化,也是教育理念上的變化。”時任清華大學校長助理、副教務長、教務處處長彭剛當時回應稱,“很重要的一個目的,是遏制工具主義和功利主義的學習行為,使學生擁有更為廣闊和多樣的發展空間。”
清北之外,華東師范大學、上海科技大學等高校也采取了等級制的評定方式,但同時也保留了百分制,以便于成績的轉換和存檔。
“競爭本身不是壞事,關鍵是卷得必要還是不必要。”北大生科院副院長王世強在上文中指出,“一門課程,如果能考到85分以上,從知識掌握上已經足夠好了,沒有必要再花很大的精力達到95分以上。”
在他看來,改革并沒有放松對成績中下游學生的激勵作用;另一方面,學有余力的學生不應只著眼于成績,而要多注重綜合素質、實踐能力和交叉學科的學習。
等級制實行后,獎學金評定、申請出國、保研的標準也隨之調整。
以北大生科院為例,其獎學金評價加入科研實踐、學生工作、社會公益等綜合因素;在錄取研究生時,導師們主要看學生的綜合素質,包括科學興趣、研究能力、合作意識以及英文水平等。針對出國留學的同學,該院還會向國外學校闡明等級制的評價方式。
對等級制的試行,也有不同的聲音。
反對者認為,等級制并沒有改變“卷”的本質,以前同學們焦慮得低分,現在焦慮得“B”。而且對于之前績點排名名列前茅的同學而言,因為拉不開明顯差距,等級制也顯得不那么“友好”。
對比看來,績點制與等級制的差別在于,前者屬于“精細打分”,更有區分度,孰高孰低一目了然;后者則是“粗糙打分”,顯示水平區間的同時,淡化競爭意識。
以“粗線條”的等級制成績替代過細的績點制成績,更是傳遞出一種信號:學生不必困在一個賽道上“卷”分數,要適時為自己解壓“松綁”,積極探索發展新的興趣。引入綜合的評價體系,高校也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成長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