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張倩楠
界面新聞編輯 | 翟瑞民
“今年全國空氣質量確實有所波動,但坦率地講,能穩定在這個水平,大大增強了今后我們進一步改善空氣質量的信心。”2023年12月11日,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說。
劉炳江介紹,疫情期間社會經濟活動量大幅減少,又加上連續三年的拉尼娜現象,所以2022年同2019年相比,PM2.5濃度下降了7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進一步改善。
“我們曾經預判過,今年PM2.5濃度可能會大幅反彈,我們定的目標,就是今年PM2.5濃度比去年上升10%以上,但現在只上升了3.6%,可以說穩住了,所以我們對以后進一步改善更有信心了。”劉炳江說。
此前據生態環境部數據,2023年1-10月,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為85.1%,同比下降1.2個百分點,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率為1.6%,同比上升0.8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同比上升3.7%。
劉炳江介紹,現在全國PM2.5濃度同比僅上升1微克/立方米,同疫情期間相比基本持平,同2019年相比下降12%。2019年可以視為正常年,而2023年遇到了更加極端的天氣狀況。據中國氣象局統計,今年全國共發生了17次沙塵天氣過程,為近十年來最多,比平均值高50%,其中沙塵暴及以上強度過程達到5次,是近十年同期平均的2倍左右。
“特別是3月19日到23日的強沙塵暴天氣,影響了20多個省份,北方多地PM2.5、PM10濃度達到嚴重污染,張家口PM10峰值濃度超過9000微克/立方米。”劉炳江介紹,衛星觀測數據表明,2023年沙塵天氣影響我國國土面積達529萬平方公里,超過半個中國。截至11月底,僅沙塵天氣就使我國優良天數比率損失3.3個百分點,使得PM2.5和PM10濃度分別上升了1微克/立方米、10微克/立方米,是近十年來影響最大的一年。
此外,劉炳江介紹,疫情過后,大氣污染物排放增量較大,火力發電量增加了5.7%,十種有色金屬產量增加7%,原油加工量增加11.2%,公路客運和公路貨運分別增加了23.5%和8.2%,經濟活動量明顯增強帶來了污染物排放的增加。
“在這兩個因素影響下,到11月底,全國PM2.5濃度同比僅小幅上升3.6%,即1微克/立方米,好于今年的目標任務和‘十四五’的時序進度。PM2.5濃度現在是29微克/立方米,到年底如果不出現大范圍的污染過程,預計就是30微克/立方米。”劉炳江表示。
12月7日,國務院印發《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簡稱《行動計劃》),成為我國第3個國家級大氣污染治理規劃。前兩個分別為發布于2013年9月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大氣十條”)和發布于2018年的《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
“向大氣污染宣戰”的十年來,中國成為全球空氣質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國家,后續是否會出現停滯或波動?劉炳江認為,從2013年到2020年,我國煤炭消費量逐年下降,這是從改革開放以來從未有過的歷史機遇,增量減少了,在存量上多下功夫、多減排,空氣質量自然會改善。
從氣候條件來看,劉炳江介紹,根據氣候專家的預測,我國有兩個周期,一個小周期,一個大周期。小周期是厄爾尼諾每4到7年有個輪換,今年又進入一次中等及以上強度的厄爾尼諾過程。從大的周期來看,每隔20年,我國就進入沙塵頻發、高發時期,80年代初到2003年是20年,現在又是一個20年,今年上半年沙塵多發的現象已經非常明顯。
他表示,我國是世界最大的制造國,產業結構以重化工為主,能源結構以煤炭為主,交通運輸以公路為主的狀況尚未出現根本性轉變。在此情況下,空氣質量有所波動是屬于正常的,恰恰反映了大氣污染治理的長期性和艱巨性,藍天保衛戰既是攻堅戰又是持久戰,需要持之以恒,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