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summer
近日,由張桂梅真實事跡改編的電影《我本是高山》上映。出生于1957年6月的張桂梅扎根邊疆教育一線40余年,2008年,她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云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
在她的帶領下,12年來,學校累計幫助1800多名貧困女孩圓夢大學,創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跡”。那些從華坪女高走出的女孩子們,也不再囿于大山一角,擁有了自己的人生。
她們有的成為了警察,守護一方平安;有的成了老師,接過了教書育人的重任;也有人選擇成為一名全職太太,雖然這件事曾在網絡上引起過不小的波浪……但無論如何,每一位女孩子都走上了新的人生之路。
真正的女性力量是怎樣的?回望女性來時之路,一方面,新一代女性得到了更好的教育,接受了更多元價值觀的塑造,也擁有了實現自我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社會對女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壓力的層層加碼之下,女性在自我身份及其他角色之間更加難以平衡。
面對巨大的思想沖突,當代女性該如何實現價值。基于此,TOPHER特推出本期「女性價值之路」,希望為所有女性帶來一絲啟發。
PART 1 重估女性價值
在你們家,誰做飯,誰照顧孩子,誰刷馬桶?你如何走向外面的世界?如果你在外工作,誰在家里呢?看完這些問題,你似乎會發現無論是什么樣的女性,總會有那么一刻,仍然被困在社會所定義的“女人”身份之中。
女性的日常生活被懷孕、流產、婚禮、家庭暴力、葬禮、生病的孩子和學費打碎。不要懷疑,這是全世界女人的那些事情,不管你的社會身份如何。
戰地記者梅根·斯塔克懷孕前在阿富汗采訪恐怖分子,在伊拉克經歷槍戰,在南奧塞梯躲過導彈襲擊……目睹無數戰爭的她,懷孕后卻發現自己深陷家庭危機:她不得不在照顧嬰兒和做家 務中“荒廢事業”,而丈夫卻能毫不費力地回到從前的生活。不愿在沉默中妥協讓步,她將筆尖對準家庭,追問育兒與家務為何總被歸為“女人的事”。
于是,她將所思所想凝結成為《女人的事》,從在職場橫沖直撞的獨立女性,到困守餐盤與尿布的居家媽媽,成為母親迫使斯塔克理解女性的真實處境。她以日記般的親密與坦率分享分娩的曲折、照顧新生兒的雞飛狗跳與產后抑郁的窒息體驗,講述一位新手媽媽如何以保姆為救命稻草,在嬰兒的哭鬧與無盡的家務中尋回自我。
在中國和印度生下兩個兒子后,是當地保姆陪伴斯塔克走過了最艱難的五年。在與中國“阿姨”和印度保姆共度的上千個日夜中,她洞察到自己對她們依賴與支配、信任與疏離并存的微妙情感,也意識到,自己的解脫以一部分女性遠離孩子、困守雇主家中為代價。
斯塔克認為,家務這種無處不在的生理需求,一直阻礙著女性的發展,讓女性保持緘默。在辛辣吐槽女性社會角色的不公,本書細膩坦陳生育帶來的身心洗刷,堪稱一部在尿布和失眠中尋回自我的回憶錄。
這個故事也關于每個成為母親后依然想要自食其力的女人,同樣的故事在全世界重復發生。最后,作者指出,“女人的事”應由女人定義,重估每一滴汗水的價值,這才是女人的事。
本書通過一場痛苦而坦誠的調查,勇敢掀開了罩在女性生活真相之上的幕布,希望所有女性及男性看完后能夠有所感悟。
圖片來源:新經典文化
薦書:《女人的事》
作者: [美] 梅根·斯塔克
譯者: 詹涓
出版社: 文匯出版社
出品方: 新經典文化
PART 2 找回女性價值
身為母親,意味著作為獨立個體的空間被極度壓縮。在成為母親之后,她就開始被叫做“XX媽媽”,以及在多年后又成為撫養、教育孫輩的“XX奶奶”。“失去名字”的背后,折射出女性作為個體身份的“自我”和作為關系身份的“母親”之間的沖突。
一方面,我們看到女性以種種策略來竭力保全自己在母親角色之外的自我實現。新一代女性得到了更好的教育,社會更多元的價值觀,也為她們實現自我提供了更多可能。但與此同時,養育責任在消費主義導向下的層層加碼、“父親”的缺席、職場壓力加劇……都使女性在“做母親”還是“做自己”之間感受到更大的沖突。
因此,當代女性在職場上似乎達成一種了共識——在工作中一定要展示自己理性、強大、可控的一面,隱藏所有的脆弱、不安或者情緒。在這種價值觀的影響下,現代女性在做母親之后,因為突然要承受艱辛的養育工作,可能會產生很多復雜的情緒,這些不夠理性、強大、可控的情緒讓現代女性感到挫敗,產生自我否定。有人甚至認為,結婚生子會阻礙女性成為更好的自己,這也讓很多女性在做母親后很難認同自己養育后代的價值。
傳統文化會將母親角色理想化,寫給母親的書也都是在指導養育,很少關注女性在養育中的心靈困境。這讓現代女性在社會上缺少必要的精神支持和減壓渠道,在心靈上感到孤立無援。
由莉薩·馬爾基亞諾撰寫的《女性的英雄之旅》一書解讀了困境中的女性在心靈暗夜中摸索的漫長歷程,通過分析來自全世界10余個國家的20多個神話傳說、經典童話和寓言故事,探究了這些故事中暗合的女性心靈成長體驗,喚醒女性認可自身情緒和直覺力的價值,并借助性別特質找到應對困境和壓力的途徑。
在本書中,作者莉薩·馬爾基亞諾把“自我的消失”描述為女性“墜落—逗留—回歸”中的一環。她為女性作為獨立的個體發聲,強調了女性個體成長的重要價值。作者指出,未被現代社會認可的女性特質更像是一口深井,在深層連接著女性的力量之源,即釋放母親的自我,需要社會對性別平等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另一方面,在很多媽媽眼中,孩子代表新生和未來。她們通過審視自身的過往經歷及意識形態,將自身的渴望及價值寄托于孩子身上,以彌補童年遺憾及個人的渴望。
本書是針對女性心理療愈的專業讀本,是作者數十年來專業經驗的凝結,為讀者提供了一系列依靠女性特質實現自我成長的方法,讓閱讀本書的過程變成一場女性心理救贖和成長之旅。
圖片來源:湛廬文化
薦書:《女性的英雄之旅》
作者: [美]莉薩·馬爾基亞諾
譯者:黃天怡
出品:湛廬文化
出版社: 中國紡織出版社
PART 3 提升女性價值
隨著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升,越多越的母職難題擺放在了人們面前。
一個世紀前,受過大學教育的女性必須在事業和家庭之間做出選擇,且往往只能二者擇其一;如今,受過大學教育的女性數量大幅增加,她們擁有了更多選擇,更有機會同時擁有事業和家庭,但鑒于社會規范、工作性質、時間約束等,性別不平等問題盡管不如過去嚴峻,卻依然存在。
從過去到現在,女性面臨了哪些境況的轉變,未來又該如何更好地改善?基于數十年的開創性研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者克勞迪婭·戈爾丁將自己的觀察撰寫成為《事業還是家庭》一書。
本書將20世紀初至今受過大學教育的女性群體分成了五組,深入研究了她們在事業、婚姻、子女等方面的理想抱負與現實中遇到的各種阻礙,以及代際的演變歷程。戈爾丁按照“家庭”和“職業”在女性生命周期中扮演的角色,把不同年代擁有本科學歷的女性分為五組。
首先第一組女性出生于1878-1897 年,他們1900-1920 年大學畢業,從其一生經歷來看,她們的終生成就在所有群體中最參差不齊。
第二組女性先工作再成家,她們1898-1923年出生、1920-1945年大學畢業。這組人開始結婚率極低,但最后卻結婚養育了很多孩子。
第三組女性先成家再工作,她們出生于1924-1943年,這一組群體的相似度比其他任何一組都高。她們展示了類似的抱負和成就,結婚很早,有孩子的比例很高,大學專業和第一份工作都差不多。
第四組女性先立業再成家,她們出生于1944-1957 年,20 世紀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大學畢業。這些女性明顯從前輩的經歷中吸取了教訓。在婚姻、子女、職業和就業方面,第三組向第四組的轉變是這些群體中最為顯著的。
第五組則是事業與家庭兼顧。她們出生于1958年至1978年,1980年開始她們陸續從大學畢業。這組女性覺察到了第四組的失算,于是她們宣告,事業將不再成為家庭的絆腳石。
在研究完以上群體后,作者認為,目前關于性別不平等的快速解決方案往往都只是從女性方面入手。但無論是職場性別平等,還是家庭夫妻公平,都涉及等式的兩端,所以解決方法也需要同時從等式的兩端入手。另外,引發事業和家庭相互權衡的另一個原因與工作日益變得“貪婪”密不可分。
夫妻,尤其是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夫妻,如果進行分工,一人從事長時間、不規律的工作,另一人從事較靈活的工作并承擔起照顧責任,那么他們的經濟狀況大體會更好。但這將導致夫妻不公平和性別不平等。
因此,作者據此給出了務實的解決方案,即必須矯正工作制度,重新鋪設前進的道路;同時也需要消除夫妻中的分工不平等。只有越來越多人開始努力爭取夫妻公平,爭取與家人共度時光,女性才能被進一步解放出來。
圖片來源:中信出版社
薦書:《事業還是家庭》
作者: [美]克勞迪婭·戈爾丁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副標題: 女性追求平等的百年旅程
譯者: 顏進宇 / 顏超凡
PART 4 認可女性價值
“不結婚是我們的錯嗎?!”“我可是全力奮斗到今天的呀。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好容易找到份工作,一點一滴地證明自己,終于感到受到了認可時,已年過30。那段時間根本無暇考慮結婚,一路狂飆至今……心想要不還是去結婚吧,可這個社會卻告訴我,40歲的女性已經沒人考慮了……”
這或許是許多40歲左右的女性的心聲,我們這代人,總感覺像是被擺在了一場“浩大的社會實驗”的實驗臺上,從就業冰河期到金融危機,像領跑者一樣在前人從未涉足過的處女地上不顧一切地飛奔,苦撐至今。父母輩在40歲前就大多就已得到的東西,對于我們來說,也許注定是奢望。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被無心地問及結沒結婚,有沒有孩子,承受著周圍人憐憫的目光。甚至有的人說什么“不結婚生子的人就是沒盡到社會義務,應當被削減退休金”。但這真的是我們的錯嗎?
我們究竟是如何在大環境中一路摸爬滾打、生存至今的呢?我們的出路又在何方?在雨宮處凜撰寫的《單身女性》這本書中記錄下了當代女性的證言。
本書考察的對象是日本冰河期就業世代中的女性群體。作者根據“非正式員工”“中年女人的相親”“生活的艱辛”“護理年老的父母”四個主題取材,采訪了與自己同一年齡層、有類似境遇的多位女性。
有人明知公司的“努力就讓你轉正”是謊話,只能靠自我麻木來堅持工作的人;有人生了病也享受不到公司的福利,只能眼睜睜失業;有人找到了男朋友,卻因為無法接受自己要先為他送終的現實而打退堂鼓;有人追求親密關系卻幾經挫折最后放棄,決定與貓為伴度過終身;有人離開原生家庭,領著低保過著有些孤獨卻又不乏開心的日子;也有人拒絕消費主義裹脅,并在參與工會幫助他人維權的活動中找到了歸屬感……
她們在泥沙俱下的時代洪流中或沉或浮,承受并對抗著日本社會中對女性的種種有形無形的歧視,也為記錄當代東亞社會女性生存現狀留下了一份珍貴的證言。如果這樣的經歷能成為一種“生存”范例,對你有所幫助,那么也將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
圖片來源:上海譯文出版社
薦書:《單身女性》
作者: [日] 雨宮處凜
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
原作名: 非正規 単身 アラフォー女性 「失われた世代」の絶望と希望
譯者: 汪詩琪
PART 5 改變女性價值
在權力場,女性的參與度有多高呢?幾乎為0。從某種程度來看,權力的定義本身就已經將女性排除在外。在這樣的情況下,那些已經在政治、商業領域中艱難取得成功的女性,或多或少都在無意有意地扮演一個男性化的角色,但她們內心同時又排斥這種扮演。比如,瑪格麗特 撒切爾就曾專門做過聲音訓練,以讓自己慣于以更低沉的聲線講話,因為其顧問團體認為她女性的尖細嗓音不夠有權威感。
除了這些少數精英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女性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即她們的聲音總被忽略,社會對她們的容錯率也更低。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權力對女性的接納度有多高?女性是否可以重新構架一個權力世界呢?
面對這些問題,《女性與權力》的作者——英國著名古典學家瑪麗·比爾德做出了回答。本書收錄了比爾德兩篇關于女性與權力的演講稿,她從歷史上的文學作品和現實情境中挑選了數個案例,來解釋女性與權力的關系是如何在文化中被構建的。同時,她對目前權力的文化架構提出質問,在更深的層面上引發人們的反思。
比爾德以其睿智的頭腦和辛辣的筆調重探性別議題,探尋了“厭女癥”背后的文化根基,并將討論引向公共場域中的女性聲音、社會文化對女性與權力之關系的預設,以及少數“成功”女性拒絕將自己嵌入男性模板中的努力。
比爾德本身也曾經歷過針對女性的歧視和網絡上的性別攻擊,在對這些個人經驗的反思中,她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在人們的認知中,女性在權力架構里根本就沒有一席之地,那么難道不是權力本身需要被重新定義嗎?她認為,無論是何種無意識機制導致了這一點,將女性始終排除在權力之外,都是巨大的不正義;而且無論是在技術、經濟還是社會關懷領域,女性的才能無法得到充分發揮,對我們來說都是難以容忍的浪費。
回顧過去,比爾德指出在女性公開聲明立場的時候,為她們自己而戰的時候,高聲疾呼的時候,人們通常會用“咄咄逼人”,“喋喋不休”,“哭哭啼啼”等詞語來形容女性。我們需要計較這些措辭嗎?當然需要,因為它們構成和強化了一種社會沿襲下來的思維模式,它消解了女性話語中的權威、力量,甚至是幽默感。
此外,這種模式有效地將女性的未知再次放回到家庭領域之內,它讓她們的言語顯得無足輕重。現在的情況依然如此:當人們聽到女性的嗓音時,他們不會將其聽成一種具有權威的聲音,換句話說,他們沒有學會如何從女性嗓音中聽出權威性。
如何改變這樣的困局呢?比爾德認為:”你無法將女性輕易置于一個已經被男性化編碼的架構里,你必須改變架構本身“。 而改變架構本身就意味著以全然不同的方式來思考權力;意味著將權力的定義與公共聲望切割開來;意味著從協同運作的角度去思考,更多地去考慮追隨者而非領袖的力量;意味著將權力當作一種屬性,甚至是一個動詞,而非某人的私有財產。
在比爾德所構想的權力的新定義中,它是一種“產生效用”、為世界帶來某種改變的能力,以及被認真對待的權利一一無論是作為個體還是作為一個整體。這份耀眼有力的宣言,讓我們看到女性與權力是密不可分的,也讓我們看到獲得權力的過程道阻且長,但只要向前,就可抵達。
圖片來源:后浪
薦書:《女性與權力》
作者:[英] 瑪麗·比爾德 / Mary Beard
譯者:劉漪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后浪
尾
張桂梅曾經這樣告訴所有女性:
“當你生活在井底的時候,
你只能看到頭頂的一方天空,
你就以為那是唯一的選擇,
但其實,天空是如此的遼闊,
還有那么多的選項,你還沒有見過。
讀書,就是讓你看到人生還有更多的選項,
就是讓你在人生路上擁有更多的可能性。
腳步無法丈量的地方,讀書可以;
眼睛看不到的地方,讀書可以。
當你讀了很多書,
你才能知道這個世界很大、
人生有很多種活法、
你的未來可以有很多種樣子。
當你見過遼闊的天空之后,
再選擇想要停留的地方,
這才是你真正自愿的選擇。”
希望所有女性都能有自主選擇的權利,
并勇敢找回自我價值。
TOP HER|記錄女性成長價值與商業價值
垂類精準媒體|她經濟整合營銷|數據增長決策|高凈值社群經濟
北京·上海·香港·紐約·倫敦·溫哥華|topher@topherglob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