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 | 章宇璠
信托監管評級新規落地
11月16日,為加強信托公司差異化監管,在監管評級中體現新的監管標準和導向,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修訂并發布《信托公司監管評級與分級分類監管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辦法》共六章三十五條,包括總則、監管評級要素與評級方法、監管評級組織實施、系統性影響評估、分類監管和附則,對信托公司分級分類監管工作進行規范。信托公司的監管評級周期為一年,評價期間為上一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上年度評級全部工作原則上應于每年4月底前完成。
三季度末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資產總額409.8萬億元
11月15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2023年三季度銀行業主要監管指標數據情況。數據顯示,2023年三季度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資產總額409.8萬億元,同比增長9.5%。其中,大型商業銀行本外幣資產總額173.3萬億元,同比增長12.1%,占比42.3%;股份制商業銀行本外幣資產總額69.6萬億元,同比增長6.7%,占比17%。2023年前三季度,商業銀行累計實現凈利潤1.9萬億元,同比增長1.6%。平均資本利潤率為9.45%,較上季末下降0.21個百分點。平均資產利潤率為0.74%,較上季末下降0.01個百分點。
安徽省一只母基金落地,創國元私募基金備案歷史最快記錄
安徽省綠色食品產業(暨安徽省鄉村振興)母基金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成功備案,母基金由國元證券旗下子公司國元股權管理。值得關注的是,這只母基金組建用時十分短暫,從成立到完成備案用時僅2個工作日,創下了國元私募基金備案的歷史最快記錄。據悉基金背后出資方是安徽省財金投資、馬鞍山產業引導基金、廬州壹號產業基金、宿州鄉村振興集團、淮南淮糧控股、金寨產投、蚌埠水投、六安農投、亳州產投、淮北相山工投、濉溪農投、宣城產投、阜陽潁科創投、屯溪區產業引導基金、鳳陽小崗創發共同設立,整體規模83.4億元。
浙江又招GP,“4+1”專項基金中最后一支基金設立
浙江省此前發布的“4+1”專項基金中最后一支基金——生物醫藥與高端器械產業基金在錢塘區設立,并且開啟子基金遴選。其工商注冊名稱為杭州錢塘和達大健康創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2023年10月16日注冊成立,首期規模20億元人民幣,管理人為錢塘產業集團旗下杭州和達金融服務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和達金服”)下屬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
山東綠色發展基金落地,總規模5億元
山東綠色投資集團聯合泰安市政府平臺泰山產業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發起設立的山東綠色發展基金泰安基金完成工商注冊,總規模5億元。基金由山東綠色投資集團和中金資本運營有限公司共同運營,將重點投向泰安市清潔能源、清潔供熱、高效儲能、綠色交通等綠色領域項目。
臨海市二期產業母基金招GP
11月13日,浙商創投發布《關于公開遴選臨海市二期產業基金母基金第一批子基金管理機構的公告》。據公告介紹,子基金應重點投向《臨海市工業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產業,以及數字經濟、新材料、新能源、高端制劑(醫療器械)等新興行業,支持市內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特色園區(小鎮)建設。母基金出資比例不超過子基金總規模的30%,且不做第一大股東和最大出資人。子基金投資于臨海市內企業和項目的資金不低于母基金認繳出資額的1.2倍(參照臨海市產業基金認定標準執行)。
9000億資產管理巨頭改名換姓,領導班子愈發“中信化”
11月15日晚間,中國華融發布《建議變更公司名稱及建議修訂公司章程》的公告,擬變更公司中英文名稱全程、簡稱和司徽,將公司名字變更為“中國中信金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信金融資產”。今年8月17日,中國華融新聞發言人提到,自2022年中信集團正式拿下中國華融第一大股東席位,中國華融黨組織關系、領導班子和領導人員整體劃轉至中信集團黨委管理,中國華融被認為是進入了發展的新起點。此外,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其余三家AMC,即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歸屬也已明確,財政部擬將其股權劃至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