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黃景源
2023年11月17日,第四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下稱“長三角文博會”)開幕次日,來自云南楚雄的彝繡品牌彝彩談了一個大額訂單。
彝彩負責人張麗瓊透露,文博會開幕首日,有一家絲綢公司前來尋求合作,希望絲綢跟少數民族刺繡進行融合。17日上午,上海一家臺資企業已前來表達合作意愿,未來雙方或將簽訂大額長期訂單。
彝繡已有1700多年歷史,2014年,楚雄彝族服飾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上海依托滬滇協作工作機制,支持楚雄州支持縣、鄉建設彝繡文化創意產業園和幫扶車間,拓展了彝繡市場,讓楚雄彝繡走出深山、走向世界。
目前,楚雄彝繡已形成生產端到市場端完備的產業鏈,截至今年三季度,彝繡產業實現增加值1.72億元,助力5.7萬繡娘人均增收3180元,帶動1200多名殘疾繡娘就近就業。
“彝秀品類很多,我們會對圖案、色彩適當創新,更符合當代審美,盡可能地讓少數民族刺繡生活化。”在張麗瓊看來,長三角文博會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宣傳彝繡的平臺,也能給企業帶來商機。同時,文博會也是一個窗口,可以近距離了解客戶、消費者需求與偏好。
長三角文博會由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一市黨委宣傳部在2018年共同發起舉辦,經歷五年發展,已成為推動長三角文化產業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平臺。
本屆展會為期四天,面積首次超過10萬平方米,共有32個國家和地區的文化企業、國內12個省市65個地級市參展,參展單位數量超1500家,是全國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綜合性文化產業博覽會之一。
文博會背靠長三角巨大的文化產業規模和消費市場。文博會發布的《2023長三角文化產業發展藍皮書》顯示,三角地區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占比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同時,長三角地區文化消費也在不斷創新升級。上述藍皮書指出,2021年長三角地區居民人均文化消費高達1011元,超全國平均水平646元。其中,上海居民的文化消費水平最高,人均文化消費支出1719元。
此次文博會設置了上海對口地區文旅產業展,文旅展面積共3600平方米,涵蓋新疆喀什及克拉瑪依、西藏日喀則、云南、青海果洛、重慶萬州、湖北宜昌夷陵等上海市對口幫扶地區,以及福建三明、安徽六安、遼寧大連等上海市對口合作地區。
對口地區依托上海及長三角大市場大平臺,通過展覽展示、招商推介、特色展演、洽談對接等形式,促進對口地區與長三角地區在文旅產業方面深度合作,以農文旅融合發展助力對口地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自1996年中央確定上海市對口幫扶云南省以來,滬滇協作已走過20多個春秋。界面新聞在展區內注意到,云南昆明、楚雄、曲靖、普洱、保山、玉溪、昭通等多地組團參展文博會。
在云南普洱打拼20多年,寧波人賀海善帶著自己的品牌重新回到了長三角。不少參展觀眾對他的景素茶頗感興趣,長條形的茶桌前擠滿了茶客。
今年賀海善帶來的傳統餅茶相對較少,更多的是方便沖泡的方塊茶、掛耳茶。他想看看上海的消費者對這類更便攜、更精致的茶產品接受度如何。
他透露,文博會閉幕后,景素茶位于杭州濱江新城的店面即將開業,這也是該品牌在長三角地區的首店。
“我們在探索用茶文化主題空間做新零售,上海的市場非常大,我們希望先在杭州試水,如果這個模式能在杭州走通,未來我會把店開到上海、南京等地。”賀海善說。
在大理展區,當地特色的扎染、銀器、農副產品等吸引了不少人駐足。
“代理價格多少錢?能否把負責人聯系方式給我?”品嘗了云南大理的低氘礦泉水后,一位來自上海的客戶隨即詢問生產商電話,以期進一步溝通合作。
據展區工作人員介紹,云南大理是上海奉賢對口幫扶的地區,近年來,來自大理天然、可溯源的農副產品及特色文創用品不斷進入上海市場,包括核桃、火腿、扎染布藝、鶴慶銀器等。
就在今年6月,“鄉愁·大理”奉賢農特產品展示體驗中心在奉賢區青村鎮青溪老街開館,體驗中心占地面積約800平米,設置了大理非遺產品展示區、高原農特產品展示區、大理美食品鑒區、滬滇協作成果展示區等不同展區。
上述工作人員透露,兩地正積極探索更適合上海市場的特色產品,同時搭建產銷對接橋梁,讓更多大理特色產品走進上海、走進長三角。
本屆文博會,最為熱鬧的當屬新疆喀什展區。少年少女們穿著少數民族服裝載歌載舞,表演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歌舞藝術十二木卡姆、葉城賽乃姆以及麥西熱甫,點燃了展館氣氛。
今年文博會,新疆喀什展出了文創、非遺、手工藝品、農產品四大類80余種特色產品。
澤普縣文旅局干部張思旭告訴界面新聞,在上海的對口幫扶下,一些上海企業到澤普縣投資建廠,對當地特色的核桃、紅棗、蘋果等農副產品進行包裝、深加工,部分產品已在上海售賣。
張思旭說,今年文博會,澤普縣帶來了優質的農副產品,還推介了胡楊林美景,希望能將當地特有的文旅資源帶到上海,帶動更多人去澤普旅游觀光。
11月17日上午,2023上海-喀什產業投促大會舉行,上海部分企業機構與莎車、澤普、葉城、巴楚等上海市對口支援新疆喀什四縣簽約,涉及絲綢、文化、體育、文旅商業體等。
在西藏日喀則展區,界面新聞留意到了來自上海博物館的聯名文創。這組包括線香、胸章、香囊在內的系列文創,是上海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聯絡組聯合上海博物館共同推出的傳統文化跨界產品,將西藏日喀則傳統工藝與上海博物館館藏文物相結合,經創新設計后推向市場,旨在推動當地傳統工藝走進現代生活,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實踐助力鄉村振興。
其中有一款產品為扎木念琴。扎木念是藏族彈弦樂器,俗稱“藏族六弦琴”,藏語意為聲音悅耳的琴,深受藏族人民喜愛,是歌舞常用的伴奏樂器。
在當地政府和上海援藏資金的支持下,當地熱愛樂器的年輕人創建了民族傳統手工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更多擁有制作六弦琴手藝的年輕人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