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楊詩涵
界面新聞編輯 | 陳小同
近日在被問及美國市場需求低迷等電動汽車所面臨的挑戰時,豐田汽車董事長豐田章男表示,汽車行業正逐漸認識到,在減少碳排放方面沒有單一的答案。
豐田章男雖然一直抵制全面電動化,但當下的現實情況是,隨著電動化轉型的不確定性因素增多,部分跨國汽車公司已經決定或正在考慮延長燃油車產品的生產及銷售時間,同時放緩電動化領域的相關投資。
據路透社報道,通用汽車計劃將其盈利能力最強的燃油卡車及SUV的生產時間延長10至12年。CEO瑪麗·博拉(Mary Barra)在三季度財報電話會上重申,放緩電動車生產有助于保護市場定價,此前對入門級市場的推動嘗試將不再成為通用的未來目標,通用和本田日前宣布將放棄共同開發低價電動汽車的計劃。
采取類似措施的還是奔馳,其在今年第三季度宣布,如果電動汽車利潤持續低于預期,可能通過燃油車產品組合來提高整體回報率。
利潤下滑或是推動汽車公司做出這一決策的直接因素。通用汽車三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雖然微增,但仍未抵消電動汽車產品盈利能力羸弱帶來的負面影響——當季凈利潤為30.38億美元,同比下降7個百分點。
盈利未達預期的還有大眾汽車,今年前九月營業利潤同比下降7%。電動汽車需求增長乏力是主要原因之一,其在歐洲的電動車訂單數量已經從去年同期的30萬輛下降到了15萬輛。福特仍深陷虧損,其電動汽車部門Model E營業虧損13.3億美元,是上年同期虧損額的兩倍多。
電動汽車增勢疲軟帶來的消極影響不僅限于主機廠,多家供應商對市場前景表示并不樂觀。松下近日將電池業務部門的年度利潤預期下調至1150億日元(約合7.62億美元),降幅達到15%。韓國LG能源則警告稱,由于電動汽車銷量下滑,公司明年收入漲幅將下降。
在燃油車時代,跨國公司在中國市場一直處于領先地位,但現在正面臨著來自本土新能源制造商的激烈競爭。國產造車新勢力不斷拿出更低的價格吸引消費者,競爭對手不得不跟進。福特此前宣布旗下電動皮卡F-150 Lightning降幅最高達17%,大眾ID.3也宣布降價3.7萬。
然而,持續的價格戰攤薄了行業的平均利潤。更改定價策略的確讓大眾ID.3銷量回升,但與此同時每賣出一輛汽車的虧損卻超過4萬元。福特承受的損失更為慘重,上半年每售出一輛電動車約虧損人民幣27萬元。
此外,與以比亞迪為代表的中國自主品牌搶奪市場日益艱難。大眾汽車首席財務官阿諾·安特利茨(Arno Antlitz)坦言,品牌在未來一兩年可能進一步失去純電市場份額。
根據乘聯會發布的9月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數據,比亞迪以34.5%的市場份額占據絕對優勢。具體到純電領域,Counterpoint Research發布的全球電動汽車追蹤報告顯示,比亞迪二季度已經占據全球電動車銷量的半壁江山。
在海外市場,除電動汽車銷量增長乏力,能源轉型引發的勞資關系緊張也大幅削減了利潤。傳統生產線上的工人為保護利益參與罷工,通用汽車平均每周折損約2億美元,福特方面則稱已蒙受13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與此同時,汽車公司正承擔著研發電動汽車的天文數字。大眾當屬轉型較為激進的一家。最新的5年計劃顯示,其將投資1800億歐元(約合1926億美元)用于電動汽車相關技術研發,較此前增加13%。而為開發相關產品,福特汽車則計劃四年內在全球投入超過500億美元。
與研發開支高昂且充滿不確定性的電動產品相反,目前燃油汽車仍能帶來巨額且較為穩定的收益,這促使汽車公司進一步延長燃油車壽命。
得益于高利潤的汽油SUV需求強勁,現代汽車第三季度營業利潤達到3.82萬億韓元(約合28億美元),同比增長146%。而根據AutoForecast Solutions(AFS)對通用汽車到2035年生產情況的預測,該公司的燃油卡車和SUV每年帶來的息稅前利潤高達75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