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侃見財經
相比于近期爆火的華為而言,蘋果的日子恐怕沒有那么好過了。
據《每日經濟日報》的報道,iPhone15系列手機“市場需求情況確實不理想。到現在現貨還是很多,基本沒什么人搶”;而從華強北多個第三方渠道的報價來看,iPhone 15和15 Plus價格首發均是“破發”狀態。
實際上,蘋果手機熱度下降并非新鮮事。早在去年iPhone 14上市的時候,其實同樣也出現了破發的情況——在新機發布10天后,iPhone 14價格破發,但很顯然iPhone 15破發得快,對于蘋果而言目前的形勢也更為嚴峻。
不過,要說誰最擔心蘋果手機的銷量,或許還是“果鏈龍頭”立訊精密。根據財報顯示,2022年立訊精密前五大客戶銷售金額占銷售總額的比例高達83.09%,其中第一大客戶占為73.28%,而這第一大客戶正是蘋果。9月21日,立訊精密才剛剛對外透露會為蘋果生產三款iPhone 15,如今蘋果15銷售不順,立訊精密背后的壓力顯然會越來越大。
其實,近年來已經不止一次有投資者對立訊精密這種高度依賴蘋果的經營狀態提出質疑,不過立訊精密不但沒有降低蘋果業務占比的權重,反而還在不斷加強與蘋果的聯系,業務權重占比不斷走高,這其實相當于“埋雷”。而如今,隨著蘋果新品發布遇冷,立訊精密隨時都有“暴雷”的可能。
“果鏈”一哥危機隱現?
對于立訊精密而言,其能有現在的成績,離不開蘋果在背后的支持。
此前,侃見財經曾多次分析立訊精密這家公司。在剛剛成立的時候,立訊精密主要受到了富士康的扶持才慢慢成長起來,當時富士康會把自己消化不完的訂單交給立訊精密,而立訊精密相當于富士康的下游公司。
2010年,立訊精密成功在深交所完成上市。在上市之后,立訊精密開始通過收購擴張——2011年,立訊精密收購了昆山聯滔60%的股權,正式切入蘋果供應鏈,最初獲得的是ipad連接線訂單;而后幾年,立訊精密又陸續將深圳科爾通實業、福建源光電裝、蘇州豐島、蘇州美特等公司收入囊中,加速完善在電子消費領域的布局。
2016年9月,蘋果推出新款無線耳機AirPods,此前已經跟蘋果有接觸的立訊精密沒有錯過這個機會,硬是通過接近100%的良品率從英業達手里搶來了訂單。拿到無線耳機訂單后,蘋果開始將立訊精密納入全球供應鏈體系之中,而立訊精密也主動加深與蘋果的聯系,從客戶占比來看,2022年蘋果的銷售金額占銷售總額的比例就高達73.28%。
誠然,跟蘋果的合作確實讓立訊精密的體量迅速膨脹。從營收方面來看,在2016年時立訊精密的總營收不過137.6億,凈利潤也才11.57億;到了第二年,立訊精密的總營收就攀升到了228.3億,凈利潤也攀升至16.91億。再看最新的數據——2022年,立訊精密的總營收已經攀升到了2140億,歸屬凈利潤為91.63億,跟2016年相比已經翻了數倍。
不過,跟蘋果深度捆綁也需要付出不少的代價。首先是毛利率方面,由于蘋果對于供應鏈要求極其嚴苛,這導致了立訊精密的毛利率長期都很低。根據財報顯示,2022年立訊精密的毛利率為12.19%,凈利率則僅有4.9%,而在2016年還未并入蘋果產業鏈的時候,立訊精密的毛利率為21.5%,凈利率為8.59%,很顯然2016年毛利率水平更高。
此外,由于蘋果對產品的要求很高,立訊精密不得不加大研發的投入,而且還要不斷擴充產能。2022年立訊精密的研發費用高達84.7億,固定資產為440.3億;而在2016年時,立訊精密的研發費用僅為2.3億,還不到2022年的零頭,固定資產也才只有42.16億,只有2022年的十分之一,可見這幾年時間立訊精密的支出增長有多快。
當然,如果能夠一直維持緊密合作,立訊精密這些付出也算值得,但正如開頭提到——目前蘋果15銷售并不順利,近年來產品更新乏力,已經有墜落的趨勢。作為立訊精密最重要的客戶,如果蘋果走向衰落,立訊精密將會非常艱難。
轉型新能源并不容易
實際上,立訊精密也并非不知道深度捆綁蘋果的風險,所以其一直在尋求新的機會。
而在眾多領域中,新能源汽車無疑是立訊精密最看好的方向之一。早在2007年,立訊精密就已經開始發力汽車連接器;2012年,立訊精密收購福建源光電裝,正式切入汽車電子領域。不過,由于后面將精力主要放在了跟蘋果的合作上,立訊精密的新能源汽車業務開始陷入停滯,在2021年時汽車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的營收占比僅為2.69%。
2022年,隨著新能源汽車再次爆發,再加上全球電子消費遇冷,立訊精密開始加碼新能源汽車業務。2022年2月,立訊精密發布公告表示,將以100.54億元購買奇瑞控股19.88%股權、奇瑞股份7.87%股權,以及奇瑞新能源6.24%股權,此外,同樣在2月立訊精密還拋出一個135億的定增方案,用以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的相關業務
從立訊精密與奇瑞的合作中可以看出,立訊精密的野心并不小。實際上,立訊精密一直想要成為Tier 1(一級汽車供應商)的領導廠商,但想要實現這一目標并不容易,畢竟目前國內廠商在Tier 1領域,沒有進入前十名的公司,而立訊精密本來這幾年就沒有深耕新能源汽車市場,現在才想要追趕,多少已經有點遲了。
再看立訊精密的新能源汽車相關業務,2022年立訊精密的汽車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營收為61.49億,營收占比為2.87%,雖然相較于2021年41.43億的營收、2.69%的營收占比有所提升,但目前來看營收占比仍然太低,只有消費電子業務的零頭而已。而且值得一提的是,立訊精密的汽車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毛利率同樣不高,只有16%左右。
更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新能源汽車爆發式增長的階段已經過去。按照最新的數據顯示,今年8月新能源車零售滲透率已經達到了驚人的37.3%,從這一數值來看,新能源汽車未來繼續大幅增長的空間相當有限——畢竟目前燃油車仍是市場的大頭。若從此來看,其實立訊精密發力新能源汽車業務,未來也同樣有不小的風險。
從股價來看,截至10月12日收盤,立訊精密股價僅為32.1元/股,雖然股價有所回升,但跟歷史最高價63.53元/股相比接近腰斬,市值更是縮水超過了2246億,從近幾年的股價表現來看,或許投資者對于立訊精密也有所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