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吳容 趙曉娟
界面新聞編輯 | 牙韓翔
在低調摸索了一段時間時候,西貝集團旗下的賈國龍中國堡終于加快了擴張腳步。
根據賈國龍中國堡對界面新聞提供的數據,截至2023年9月5日,它已經在北京開出50家門店,且均是直營門店。賈國龍中國堡主打產品包括小炒黃牛肉堡、本幫紅燒肉堡、外婆菜嫩蛋堡等,采用中式發酵的面餅來制作堡體,并往里填充中式菜肴。
最早該品牌起名為“賈國龍空氣饃”,當時曾強調面餅來源于浙江桐廬一帶的特色小吃“酒釀饅頭”,首店2022年11月在北京開出。
直到2023年4月,品牌才正式更名為賈國龍中國堡,理由是更想突出“現實產品形態”,方便顧客更容易認知產品與品牌。
而配合著擴張,賈國龍中國堡也做了一系列品牌升級。
9月11日,該品牌在官方公眾號上稱,將對字體、包裝盒、包裝紙進行視覺效果更新,比如字體上采用了更醒目的非襯線字體,視覺沖擊更強;簡化后的圖形使用了更多弧度和圓角,以突出空氣饃產品形態,加深產品認知;在顏色上也采用橙色等明亮的色彩,接近食材之余,也和門店風格相統一等等。
從門店選址來看,賈國龍中國堡分布在商場、社區和寫字樓周邊,以小店的模式呈現。界面新聞走訪了位于北京朝陽路上的兩家賈國龍中國堡門店。這兩家店都是沿街開設,主要客群為附近以寫字樓的上班族為主,也有一些周邊社區的居民。
賈國龍中國堡向界面新聞表示,從行業而言,“小店”是未來的趨勢。他們打造的“高能小店”模式,會以后廚與吧臺為核心。同時,制作流程和菜單也會精簡,降低對人力的依賴,提升門店交付能力,也方便未來發展加盟。
目前賈國龍中國堡的模式確實較輕。界面新聞在上述店鋪內看到,店中僅有一臺點餐機器,店員鼓勵顧客進行小程序掃碼點餐。吧臺后為半封閉后廚,堡類產品通過出餐窗口遞出;而酸奶吧、飲品則放置在吧臺兩側。
店員告訴界面新聞,用餐高峰期需要8個店員同時工作。對于產品標準,店員強調,所有門店的員工會嚴格根據流程在機器上操作,例如面餅要烤多久、土豆炸多少秒,機器會有提醒,所以出餐的成品是標準化的。
以“小店+標準化出餐”的模式構建單店模式,賈國龍中國堡顯然未來想要大量復制門店,滲透市場。該品牌也對界面新聞稱,現階段會先力保直營打樣成功,未來再放開加盟。
繼新中式烘焙、新中式咖啡之后,“中式漢堡”的概念在這兩三年來躥紅。
不止賈國龍高調喊出 “好吃的中國漢堡”的口號,以“中國漢堡”為品牌路線的“塔斯汀”在下沉市場一路狂奔,開出了超過4700家門店;而“楚鄭”“漢堡狀元”“大大方方”等新品牌也在加速開店。
這一品類的躥紅不無理由。
漢堡本身就是標準化程度相對高的單品,并沒有太多的味道,意味著它不膩、耐吃且搭配性強。賈國龍中國堡對界面新聞表示,在產品上,中國堡系列主打“中國饃夾中國菜”,可以做到消除區域壁壘,功能性與美味性兼具。
凌雁管理咨詢首席咨詢師林岳也對界面新聞分析稱,中式漢堡融合了中西方的餐飲元素,就是主食和肉菜的搭配,創造出來一種具有本土化特質的概念。而在塔斯汀等品牌的擴張之中,這一品類的市場認知基本已經建立起來。
更為重要的還在于,它的快餐屬性,迎合了此前疫情期間消費勢能較低的市場環境,也符合了眼下消費者格外看重性價比的消費心理。從大眾點評來看,賈國龍中國堡的人均價位在28-31元,也位于這一價格區間。
事實上,西貝集團在快餐賽道上的嘗試早已開始。
2015年起,它推出了包括“西貝燕麥面”、“麥香村”、超級肉夾饃、EXPRESS和弓長張等。2020年一次公開線上直播中,西貝餐飲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賈國龍坦言:“關于西貝未來的增長第二曲線肯定是快餐。”
賈國龍曾在接受“餐企老板內參”采訪時也表示,在過去幾年,西貝集團在不斷調整快餐業務,早期試水快餐項目時,西貝的正餐基因未能完全適配快餐賽道,但隨著“中餐現代化”能力的提升,公司正逐步擁有做好快餐的“資本”。
而賈國龍口中的“資本”,很大程度上指的是中央廚房及供應鏈等的不斷配備和升級。賈國龍中國堡對界面新聞表示,西貝集團擁有華北央廚、華東央廚、華南央廚、泰安央廚、呼和浩特兩大工廠以及武川有機莜面基地、正藍旗奶食基地。
在中式漢堡賽道,西貝雖是較早入局者,但是眼下來看早已不乏競爭對手。比如,塔斯汀也已經進入北京開店。
“因為中式漢堡的定位是正餐,既有便利性,又有足夠的營養搭配和良好的口感,它需要從整個快餐品類里面搶蛋糕,如果無法做到持續地創新,也無法持續投入的話,消費市場也會很快回歸理性,畢竟網紅的概念是不會長期火下去。”林岳對界面新聞說。